首页>其它合同>上海“博学流浪汉”爆红网络:“我真不想红”

上海“博学流浪汉”爆红网络:“我真不想红”

时间:2019-03-22 17:30:18 其它合同 我要投稿

  中新网上海3月22日电 题:上海“博学流浪汉”爆红网络:“我真不想红”

  中新网记者 许婧

  火爆短视频平台的上海流浪汉沈巍被来自各地的“直播达人”和“网红”团团围住,以与他合影、讨教为荣,这一现象已持续近一周。

  破烂且满是污垢的外衣,黑白相间的头发杂乱地披散,经常蹲在地铁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时常发出颇有哲理的人生感悟,以捡垃圾为生26年的沈巍一夜之间成为网友口中的“流浪大师”。

贴在玻璃门上拍摄的各色人群。 李秋莹 摄

贴在玻璃门上拍摄的各色人群。 李秋莹 摄

  如今,这位“大师”躲进上海浦东高科西路地铁站附近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铺内,玻璃门外挤满了各色人群,沈巍走出玻璃门间隙,总有人递上桔子、书等物品。

沈巍在介绍、讲述 《水浒传》的版本、包装。 王子涛 摄

沈巍在介绍、讲述 《水浒传》的版本、包装。 王子涛 摄

  “回去吧”,已经几天没睡好的沈巍一直在劝说,但显然未见成效。

  沈巍1993年从上海某区审计局病休至今,单位按国家规定每月及时发放了工资。

  因为自小捡垃圾的习惯,沈巍的公务员生涯并不顺利,而在原生家庭中的无所适从,促使他离开家庭,开始流浪。

  用他自己的话说,流浪“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冲突”,社会学家认为这样的流浪不是因为贫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知道有人玩小视频,之前有人来问一些问题,我也会说几句,就当是分享建议。知道自己火了,是有一次一个律师走到跟前,说了小视频里的两句诗和话,不过,火只是这一段时间的事,过几天自然而然这热度就散了,我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谈及自己引发的热度,沈巍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

  在上海社科院国家智库资深研究员卢汉龙看来,沈巍的火爆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反响,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是一种投射效应,“大家认为或者希望社会是什么样,会找一个标的投射上去,沈巍对环保的坚持,表现出的国学功底,围观者认为这是现代社会缺少的,自然很好奇,会关注,甚至编故事赋予他‘神话’,这其实反映了民众背后的期待”。

#p#分页标题#e#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持类似看法。长期关注青年文化研究的他曾做过调研,现在的“90后”“00后”就喜欢另类,个性,看到标识度很高的东西就兴奋。沈巍蓬头垢面的样貌和他的话语、思想反差很大,他热衷垃圾分类、酷爱学习,外表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内心又有时下很流行的元素,比如简单生活,素食主义,给“90后”“00后”带来不一样的观感,自然好奇。

  “沈巍不可模仿,所以稀缺,但这样的流浪汉在国外颇为常见”,杨雄认为,后工业化社会民众生活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应该允许多样化的存在,宽容度也越来越高,“西方社会学家告诉我,有些人是真的喜欢流浪,他们很快乐”。

  卢汉龙直言,沈巍的生活方式在相对富裕的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发达国家的流浪汉都有社工一对一的个案帮扶,不是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是分析他的态度。具体到沈巍,建议专业社工的介入,并且亲属、医院、单位等相关方共同参与。

  对外界质疑的炒作,沈巍在受访时称从来没有炒作,真不想红,不缺钱,没必要用这件事挣钱。

  对此,卢汉龙认为这证明沈巍有自己的思考,“网红主播”等的炒作不可避免,但这也是一种社会反响,关键是要控制度,不能成为公共事件。

  “围观拍摄上传视频、做直播的年轻人,应该思考如何让沈巍更体面地捡垃圾,健康卫生地生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年轻人应该有价值标准,认识事物要从“有意思”到“有意义”,而不仅仅限于围观。(完)

《上海“博学流浪汉”爆红网络:“我真不想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