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它合同>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时间:2019-12-12 21:18:26 其它合同 我要投稿

  今年,我有幸再次以策展人身份参与第22届意大利米兰装饰艺术和当代建筑国际三年展(以下简称米兰国际三年展),作为总策展人统筹协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三家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国家馆的展览。

  米兰国际三年展创立于1923年的意大利蒙扎,并于1933年迁往米兰,主要致力于探讨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全球范围内的设计盛会,也是国际展览局备案的重要展览活动,由意大利米兰三年展基金会组织筹办。第22届米兰国际三年展的总主题为“破碎的自然——设计为人类生存”,展期自3月1日至9月1日,长达半年。本届三年展试图通过设计在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问题上作出探索,向世界展示设计如何提供解决我们时代问题的新思路。

  中国馆面积约200平方米,是本届三年展中面积最大的国家馆。主题为“设计中的环境意识”,三家院校分别从自然、社会(社区)以及个人的层面对主题作出阐释。

  清华大学展区主题为“我们从哪里来?——中国家庭流变”,重点关注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重塑家庭。现代主义和家庭的式微,其根源是对人的抽象。住宅的商品化和消费意识,以及人对公共生活需求的增长,都是造成家庭和社会关系走向板结的环境因素。围绕着在意识形态之热潮冷落之后,如何构建人类未来的居所,即如何营造属于每个个体本我意识存在与身体颐养的“家”之问题,清华大学组织了7件作品参展。

  20世纪为人类历史进程带来的发展变革在规模和深度上均史无前例,仅数十年来,中国家庭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表现在不同时期的家庭结构、人物面貌、住宅陈设等方面,而这些变化又通过家庭影集、录像等方式得以被记录和保存。作为特邀参展艺术家,李海兵的影像作品《我的亲人和朋友》呈现了家庭文化的社会学底色,是展区中唯一的具象图像,为叙事铺陈了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周艳阳、汪于琪、司于衣的作品通过个体在北京这样一个超级大都市中寻找暂居之地,由此展示这一过程中所发现的潜在信息网络。这个信息网络是自组织的、低等的神经系统,但正是依据它的存在,那些在都市中流动的个体或家庭才得以找到暂时的居所。同时通过这些展示的信息,我们能看到人的流动和家的建设之间潜在的危机,如同流动的沙漠和绿洲的关系一样。伴随着不断移动所产生的快感、新奇,个体的灵魂也在流亡,高级形式的安居是不存在的。

  向帆的作品展示了十几年来她对中国社会家族发展历史形态的研究成果。家族和家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寻访中国古老的民居,这种证据俯拾皆是。个体的家庭是家族大树上的一只果实,它结在具体的枝杈上,家族的每一个分支都曾经是个体家庭在社会漂移中的重要载体。而主干和支干的关系体现了时间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家族树”抽样采集了从隋唐到明代三个帝王家族和一个普通家族的大数据资料,在技术上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算法,最终视觉化了几个家族的家谱图像。它为每一个个体“我从哪里来”的追问提供了解答的线索。

  人对空间的适应与控制通常会借助到一些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与行为诉求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会直接反映到人对于工具性能的具体要求之中。老年人是每一棵家族树最新分枝上的主丫,也是该分枝的开拓者与精神核心,他们在空间行为的参与过程中对于工具的依赖尤甚,并表现出更多细节性的诉求。此次展出的赵超团队设计的作品是一款已经投放市场的老年智能助力起身座椅,通过多种功能模块的开发,全方位适应并照顾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诉求。

  居家环境的场所精神建立在具体而又综合的物质基础之上,气息也是重要的因素。家居的个人化以及适度的社会属性,会形成每一个家居空间氛围与气息的复杂化。气息是敏感的、恒久的,它是情感的重要依据。同时气息不完全是抽象的,在许多时候它也是非常物质化的,这种物质化的表象是文化性的具体显现。徐迎庆和他的团队在此展示了他们国际领先水准的气味识别技术,这是让未来家居空间灵动的可能之一。

  在社区研究的层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展区提出了主题“‘乒乓’:城乡社区营造——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并以“设计丰收”和“NICE2035”为案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设计和设计思维,实现城乡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以艺术装置作品“乒乓”来诠释本次展览主题。包括一张由阴阳太极图案演化而来的乒乓球台;一对表面装饰3D上海地图和手作芝麻薄饼,分别代表“城”和“乡”的乒乓球拍,以及两蒸笼乒乓球组成。意指从城市文明走向城乡交互是人类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切实举措,而这一过程以及社群的营造需要像打乒乓球一样,通过对话和交互,实现动态的平衡。

  回归到自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进退之间的设计:以上海崇明生态岛为基础的考察”为主题,探讨设计在索取资源和反哺自然之间的平衡作用。在“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下,设计能否既提供环境持续的活力,又使人内心获得长久的安宁?他们通过“自然之进退——鸟类保护”“人之进退——民宿营造”“传统之进退——非遗传承”“产业之进退——2021年中国花博会”4个部分的作品来阐释主题。

  中国馆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三大展区的作品,归根结底都呈现出设计中“环境意识”的探索。环境意识,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崇敬和反抗,是自然和社会留在人意识中的痕迹,这种痕迹最终影响人类的行为规范。今天,我们提倡“环境意识”,并意图通过这个展览,总结和概括隐性的“环境意识”在设计中的表现及影响力,提升大众对“环境意识”的关注度,引导设计师在未来的设计活动中遵从自然与社会环境法则,改变设计方法,并最终通过设计影响世界。

  3月1日,第22届米兰国际三年展中国馆正式开馆后,得到了各界好评。“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勇于探索”是我们听到的来自观众最多的评价,十分令人欣慰。毕竟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讲述中国的多样性故事、引发人们对环境的思考是我策划中国馆的初衷。我也非常认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米兰新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科技总监Italo Rota教授对中国馆的评价,他说:“极致的谦逊、极致的人性,展览反映出了一种普世的信息。”

《设计中的“环境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